close

我當然覺得這類的事情主因是我自己造成的,怪不得別人。
但是還是忍不住會心一笑。

聽到威廉說"我很難想像你曾經喜歡一個對象十幾年, 這比較像Eric或是丰胤會幹的事情。"
我說"那你覺得我應該是什麼?"
威廉尷尬地笑了一下"你比較像一段感情都幾個月, 換個不停那種。"

願意當著我的面說的就已經不少人說過了, 我猜想那些跟我半生半熟的人應該更多人這樣想。
重點也不在說我是不是這樣,
如何形成這個看法的過程跟結論作成的歸因有趣多了。

我們常常不好意思直接問"你是什麼?"(很可能是對方也不會講真話啊)
或者比較相信自己眼見的, 或是合乎常理的情境。
更麻煩的則是"需要解釋才能了解的事情, 怎麼解釋都說不清楚。"

訪談這些想法其實有很多樂趣。
從人家下的結論中, 可以了解作成的原因跟邏輯。
特別是對方的推論跟假設更是重要。
看看別人眼中的自己是什麼? 其實是很有意思。
不光是人家誤會我, 常常我也錯看了自己。
從別人角度看到的自己反而能照見某些自己無法看見的事實。

每多收集一個自己不知道的觀點, 或者釐清不完全理解的觀念, 都會讓我更真實地體會在當下的自己確實活著的事實。
也許就像是拚圖, 或是熱切的收集者,每增加一分就更快樂。
就像重要的書本是沒看過的那些,知識也是那些未知的遠重要於已知的。
而當中有一些很有意思的, 可以開發出好玩的理論, 茶餘飯後其實也是打發生活的妙方。

當中很重要的元素之一則是採取行動去參與。
昨天我跟雪麗聊到人生的不可預測性。
很有趣的例子就是某天我在開車, 聽到廣播放了張信哲為新劇"花季未了"做的新歌。
歌詞的意境對照我們的關係讓我有很溫暖的感覺。
當下就去抓了這首歌分享給她聽。
起因也只是想跟他分享我的感覺。
後來雪麗提議一起去看看這部戲的時候, 找了她朋友跟景堯去。
這部戲很好看自不在話下,
最近景堯又回邀請我們參加一個令人期待的二胡演奏會。
我不禁在想, 一切都僅是人的一念之間啊!
如果沒有當下跟雪麗去分享感覺,
可能終其一生我也不會去聽二胡演奏會吧!

我不認為人可能去檢視每一個細小的決定, 或期待並預測這些小行動最後變成巨大的人生轉折。
人性中理解的事後可解釋性, 讓人總想從過去的成功失敗, 他人的功過得失, 尋一條可預測的準則。
但是, 也許如同湯恩比所說"人類唯一可以從歷史中學得的教訓是, 人無法從歷史中得到教訓。"一言, 此可預測之準則對我來說是"人生不可預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skar0218 的頭像
    oskar0218

    快樂的毛毛家族

    oskar02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