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我的時間是以很奇怪的方式在計算,應該不是24h制的,前兩天都精神飽滿地起個大早。
星期五整個大睡到三點還意猶未盡。
寫這篇的時候(星期六)卻又只睡了四個小時左右就又精神飽滿了。
實在是很難理解啊。
我想這只是在牽拖,隱藏我來美國-紐約這個全美第一大城市玩,還想整天樂活順便睡覺到自然醒的高級旅遊方式。
真是一整個奢侈極了啊。(幹!跑到紐約來睡覺你也算狠的了。)
蓄積完能量之後,穿上大頭推薦的潮男系列裝備。
(抱歉,潮在哪我不知道,反正穿起來舒服不會冷就是了之連包包都換了的時代廣場留影。)
上了地鐵本來想直奔42st 5th av從最多人的地方開始逛起。
無奈我的不耐心又起來了,坐很久(因為尖峰時段的車很容易交會,就會拖慢。)在35街就下車了。
一出來剛好就是另一觀光景點-梅西百貨(Mecy’s),我就算要買東西,也不可能在還有五十天左右的旅程就開始買。
不過,還是有逛逛百貨公司的必要。讓我瞧一瞧老美的百貨公司。
東西很多很大,又很便宜。(?)
完!(幹!逛街跟百貨公司又不是我的強項,怪我好了。)
先鋒廣場(Herald Square)與35街交叉口就是梅西百貨的正門。
The world’s largest store Mecy’s. 無疑地,相當屌的一個廣告。
正門口有很多小椅子跟桌子,甚至有大的遮陽傘讓遊客坐在這邊休息、喝咖啡或是閒聊。
Macy’s金色的字體就寫時鐘的上方,內部讓我覺得很有趣的是,他的電扶梯大部分都是木製電扶梯,很有傳統風味的感覺。
讓人感受到這家最大的百貨公司的成功與歷史。
梅西百貨連接著先鋒廣場,因此遊客想要休息或是連接著下班人潮的街道,人潮還是有足夠的緩衝區,使得這邊的路並不會過於擁擠。(但是因為人真得太多了,所以還是很可怕。)
先鋒廣場(Herald Square):
從先鋒廣場抬頭望去剛好可以看見紫色頂端的那棟就是帝國大廈(Empire Building)。
這是一篇典型的上面每個字我都看得懂,但是打成一篇就不知道他在講三小的碑文。
來到美國就看到很多這種東西,母牛!我的英文沒有這麼爛吧。
正中央的是一個女武神,兩個感覺就是苦力角色的人正在努力的敲鐘。
根據碑文內我少數看得懂的敘述來說,1928年建造完成後,位於先鋒廣場內的這座鐘每個整點都會敲響,讓紐約內的人們知道時間。
過去這個位置的先鋒大廈已不復在,此地只餘下這座曾經對紐約市民很重要的鐘樓。
幹!我超愛這種有歷史意義的建築了,在這邊拍了不少照片。
拍到一半,我被嚇到了!
從我驚恐的表情中,發生甚麼事情了嗎?
靠邀,我來的時候大約是五點五十分左右,拍照拍到一半,鐘突然就開始響,算一下真是敲了六下耶。
超酷的!(紐約客:囧...不知道你在爽三小!之快步走過。)
敲鐘拍不起來,不過可以看看側寫。不知道放女武神的典故是甚麼就是了。
但是雕像感覺就非常英偉,我相當有感覺的一個地方。
帝國大廈(Empire Building):
帝國大廈是一個很機歪的建築,我必須這麼說。
你遠遠看它其實非常好辨認,但是一走近,由於他的一樓沒甚麼明顯的標示,也沒甚麼特色的店,只有觀景台那個入口會有很多人進出比較容易注意到之外。
幹!你光用走的晃過去,很容易就錯過帝國大廈。
梅西百貨的街口,往帝國大廈望去,街道上滿滿的人。
紐約有拉人力車的,蠻酷的。聽大頭的朋友說,運氣好會遇到蜘蛛人或蝙蝠俠拉車。
靠!如果是蜘蛛人拉車,我可能會忍不住把錢花下去坐車。
感覺就有今生足矣,大大地滿足了死觀光客的心態。
It was beauty killed beast.
我想翻作"英雄難過美人關",不知道會不會很機車。
帝國大廈一樓的一個角落有擺放金剛的劇照。
女主角當初真的是一個性感正妹。
有股冶豔的味道,但是性感之於又有一種楚楚可憐。
我一邊在翻拍這些劇照,一邊在想關於金剛這部戲當中,這個大猩猩的角色代表的涵義。
算了討論文學改天再講吧。
我想起來書上討論到佛洛伊德對於心理學的貢獻,說到很多關於他在心理學上的看法,後來都被證明是有問題的,不過,他在精神分析上面的成就,特別是一些很特殊的名詞,例如:提出“潛意識”、“自我”、“本我”、“超我”、“伊底帕斯情結”、“性衝動”(Libido),這些解析文學的方式,大大地拓展了文學批評在解析著作上能夠發揮的空間。
文學解析確實是很有趣的事情。
從大一國文課上了台灣近代小說,經由李隆獻帶著大家逐段逐段地賞析小說的內容,大家放開心胸去分享跟討論小說內容我們所看到的東西。
意象,這玩意是我學到的很酷的一個名詞,也是小說中很重要而隱晦的表現方法。
許多用言語跟敘述表現不出來的東西,我們必須藉著非語言的動作、角色閃過的場景、味道,甚至裝潢與家具等,傳達角色的個性與特質。
閱讀者與作者的捉迷藏,解析的遊戲跟過度闡釋之間當中的平衡,或者進一步昇華成形而上的哲學意義、進入我的血肉成為思想之一。
解析之樂,當在其中矣。
到了紐約,跟Silvia每次都沒有辦法好好地說上話,逛完帝國大廈的地上行程之後(靠!帝國大廈一定要去觀景台啊。),買杯咖啡打給她在說。
剛好他正要開車經過,實在巧到不行。
上了車之後就去參加她在紐約跟死黨們的定期聚會。
紐約重逢在TGI Fridays:
Silvia基本上跟高中幾乎是沒甚麼變(但是,我變成一個胖子了,囧)。
除了社團上面,我們因為剛好是前後任的社長的關係,所以常關照他之外。
我印象中,學妹也是一個喇勒王,但是他是屬於那種有禮貌而好相處又很活潑的喇勒王。
從外表上,有人有跟我抱怨說她一副就是女強人的feel而不爽他過。
但是,透過我的循循善誘將此人導回正途,加上學妹真得是一個很好相處而又nice的人,所以這個人後來似乎也跟學妹處得不錯。(我只是想強調我應該蠻會搓湯圓的!)
六七年沒見了,下一次見面竟然是紐約街頭。
只能說是妙不可言啊!
Lori,Jill and Fina
Lori長得超像林麗娟(堂姊)的,像親戚有點不太好意思當場講,如果像明星就好了(像菜頭的話還是不會講,連想都不會去想)。
大頭一定又會說我太over,不過我真得覺得Fina跟這個model可比很像的說。
Alicia and Silvia
他們是大學同學,然後接著一起在紐約工作,能延續這樣交情的死黨,真的是人生中最寶貴,最值得珍惜的禮物。
Alicia, Peter, Monica, and Lori
據說他們每次聚會都有dress code,每周都有固定Happy hour的聚會。
先喝酒(通常是喝到九點)再吃飯的這種休閒型態,對我這個來自台灣的農夫還真是有點吃不消啊。
Silvia的朋友感覺都跟她一樣,都是陽光而溫暖的人,雖然跟她們緊緊是初次見面,但是始終讓人覺得非常地安心自在,讓人很舒服的一群朋友。
Jill and Fina
他們是同事,至於工作內容這邊就不交代了,我自己知道就好了啊。哈!
大頭在解決完工作後也趕來了。
但是他沒有注意到現在是Happy hour,花了十五塊只買了兩杯啤酒,因此他很想哭,但是立刻成為眾人今天注意的焦點。
大合照 Alicia, Silvia, Jill, Fina, Keng and 包子
包子是大頭光仁的學弟,非常nice又很好聊的人。
大合照 Alicia, Silvia, Jill, Fina, Keng, 包子與前排Monica
包子是一個導演,來紐約念書。
Oskar,Keng,包子 and Peter
時代廣場(Time Square):
接下來是一些我們三個在玩具反斗城與時代廣場閒晃的照片。